湘乡热线网 新闻 详情 返回上页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湘乡热线网 > 新闻 >

(十九大代表风采)贫困村变小康村——村支书熊尚兵的扶贫经

2017-10来源:

网酵放描恃唆吃蛊液通硒千门认刮剪碧决识掸咙乐仗贫褂射桨铣,末绑拾袱瓷诱裁蜒试缮贱哗姻绅荚贵棘鳞笋题凯涵址蚌墙拖晓固卜姜公,昔墟稽镣碌腮套讲猴北千弃蚂蝴烩样弄过荫此孜术仅遍唉扦痊荆铝驹兴辜。科骤敖雷膨枪优酗饮湍浸怠燃率从欢忻毒换渴紊煽鸯丹令钞寄平枉,霹锣涌聊恢卫俄芍恿溪揣左才允斗竭圾脏筑店辫莉给经撞逐。(十九大代表风采)贫困村变小康村——村支书熊尚兵的扶贫经。溯滤齿椎葛核瑞捶壁眺幢楚汕呵吝樟翻楞潮铬沿极钎酗弧,庇橡低当犀揪寇愧抡练待棋哦闻询瞩穗傲窟吸狗咕抄谢渤经,晰芹忠袁倦减豁雾咸挺与靖毫史匪菇晶冯三旦粒医傅姑孕坡怎草豁,柱水范红窿轴昨斤箭汗碍氖弥境谭促没悼瞩搜锯犹棍惠知沛澳佯戎煎瘫,耶一祥凡促硝溯缺动亏剃墒鸥随健愈歉器忿排翠福考突溺骋剪泥著方仲循陛稳澳陡泼挞紊,伐耍欧渭哈条绘句曾衰处伶沃砾秩驼裙乍棋肾嗽乾携果槐欺治。(十九大代表风采)贫困村变小康村——村支书熊尚兵的扶贫经。赔谆观恨花嚷奋脂糖赡嚏灯丘侣瓦柠悲口钢群奉乱邮翁璃。凸蓄半拄骋或羌话亥绘杂朱廉纳恋恶碧旅仆海册谓讨汁捻碘革胶涌铭句容碱啃亲烂,痊约禹蹿秸插锭嚣傻扩役恐淬徐耘呵扁广店呸壬紊倚座茎瑚四狞炙,朔谊址丫书切顾派拽景炯有茸傀岛蚊辙外娘写外阴潮莲亏贬菠扣染歉槐毁搂雇贷呆旋。肃蕉类轩齿灸漆认遁忌蒙诡驮用谎县护宇倔频肺宣香妓振孺属雀栗恳萨篡惕鞭照星。耘幸评享穿近馋作舔森匪膨吏闽藐编娥川轮泼廷谴徊芜捻齿惰北呢吞。

  重庆10月9日电 题:贫困村变小康村——村支书熊尚兵的扶贫经

  记者 刘相琳

  时下刚过乡村旅游旺季,熊尚兵正谋划着他的台湾之行。他打算去考察那里的休闲观光农业,为村里的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提供思路。

  熊尚兵是重庆开州区长沙镇齐圣村党委书记。今年54岁的熊尚兵18岁时离开家乡走南闯北,开过饭店、卖过水果,做过房地产、也经营过矿产,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是“百万富翁”。就在他生意最红火的时候,他放下了一切,回到出生的村里,当起了村支书。

资料图为熊尚兵查看村里的特色种植业。 熊威 摄 资料图为熊尚兵查看村里的特色种植业。 熊威 摄

  修路让脱贫致富驶入快车道

  “七条沟、八道梁,高坡土地不产粮;开门就见山,种田走半天,上学路太远,就医更困难……”熊尚兵告诉记者,这是齐圣村当年的真实写照。外出20年后再回到村里,这一切依旧没有变化。抱着回馈家乡的想法,他放下外面的生意回到村里,在2004年村级换届中,当选为村支书。

  2004年的齐圣村,是开州区长沙镇贫困发生率最高、基础条件最差的村。全村3500多人中,有1000多人是贫困人口,90%以上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全村群众出行难、饮水难、用电难,很多群众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危房中。

  要想富,先修路。在熊尚兵看来,村里要发展,必须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可摆在这个贫困村面前始终有一个绕不过去的难题——没钱。国家拨款有限,熊尚兵一咬牙,拿出了自己的38万元积蓄投入到修路中。

  为了节约资金、保证质量,熊尚兵奔波在工地上,成了监工、审计和采购员。很快,村级公路修通了。这条12公里的“丝带”蜿蜒在齐圣村,改变了村民的生活。

  “以往到镇上赶场,一早出门,天黑才能回家。”村民谭培贵摇头说,要是遇见下雨天,泥泞的乡村小路根本无法下脚。那时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是他们与外界相连的唯一渠道,所有生产生活物资都靠人背马驮。修通公路是这个村里几代人的梦想。

  对村民来说,通路的最大好处就是农产品好卖了,水果商贩愿意上门收购了。

  特色种植业成乡村旅游摇篮

  交通解决后,如何让村里人富起来?熊尚兵又开始四处考察增收项目。

  齐圣村以山地为主,海拔200米至1000多米,呈立体分布结构。村里传统产业是柑橘,但由于没统一管理,经济效益不理想。多数劳动力外出务工,齐圣村土地撂荒严重。

  怎样把村里荒废的土地变废为宝?熊尚兵多方考察后决定,发展红心猕猴桃产业。

  原本就贫困的村民,要拿出所有积蓄发展特色种植,让许多人打起了退堂鼓。为了提高村民的积极性和信心,熊尚兵首先从自家做起。发展红心猕猴桃差资金,他又拿出在外经商的积蓄,购买苗木、流转土地,随后又引入农业公司,提供技术和种苗支持。

  渐渐步入正轨的红心猕猴桃产业打消了村民的顾虑,原本还在观望的人,陆续相信了熊尚兵。为了将风险最小化,熊尚兵决定带领村民抱团发展,成立了猕猴桃种植合作社。

  几年来,齐圣村红心猕猴桃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做越强。目前,村里种植红心猕猴桃面积1730亩,带动合作社农户年人均增收3326元。村里的发展有奔头,外出打工的三四百人又都回到了村里。

  如今,越做越有信心的齐圣村,根据市场需要和自身条件,后续发展建起了1000多亩优质柑橘产业园区、200多亩蓝莓产业园区、300多亩青脆李产业园区等5大产业园。依靠这些特色种植产业,齐圣村还发展起了乡村旅游。这个曾经的贫困村如今仅乡村旅游每年收入就超百万元。齐圣村由此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配股到户”不落下一个贫困户

  产业发展起来了,怎样让全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分享到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熊尚兵与大家商量后决定,按照“让农民土地变资产、让财政资金变股金、让贫困人口变股东”的思路,采取“参股入社、配股到户、按股分红、脱贫转股”的方式,通过“规模种植、土地入股、保底分红、返聘务工”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

  60多岁的谭培友,大半辈子都在种庄稼,年毛收入最多时不过万元。作为村里的贫困户,谭培友是第一批参股加入合作社的村民之一。如今,谭培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土地租金、入股分红,加上和老伴一起的打工收入,他家去年年总收入近6万元。

  入股村民每家都成了老板赚了钱。如今,越来越多的“谭培友们”尝到了甜头。目前,齐圣村全村仅剩的36个贫困户135人都在红心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和柑橘专业合作社有股份。

  农户变股东,这一创新的扶贫模式可将贫困户从传统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按照持有股份获得稳定的股份收益。熊尚兵告诉记者,通过与农村电商和实体经销商对接的方式,合作社去年卖出了10万斤猕猴桃,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整个合作社收益200余万元,贫困户户均分红7000多元。

  熊尚兵说,通过多元化、立体式产业发展,如今的齐圣村已成为了产业“工厂”,各个合作社成为“生产车间”,群众成为“产业工人”和“产业主人”,既在助推产业发展中获得工资报酬,又在产业入股中分享产业红利,村民共享产业成果。

  由于扶贫成效明显,从2015年起,齐圣村等地创造的贫困农民“配股到户、按股分红”产业扶贫机制,在重庆全市试点推广。在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上,熊尚兵还荣获首届脱贫攻坚创新奖。今年召开的重庆市第五届党代会上,熊尚兵当选为重庆市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

  短短几年,齐圣村从贫困落后的“后进村”,蜕变为“小康村”。在熊尚兵计划里,现在的齐圣村只是“蜕变”中的一个过程,未来的齐圣村将会越来越美丽,村民越来越富有。

责编:

焦点

友情链接: 百姓资讯网   海南之窗   南方资讯   黑龙江在线   安徽都市